亚非语言文学(越南语方向)硕士学位点介绍

发布时间:2025-04-29 访问次数:

亚非语言文学(越南语方向)硕士学位点介绍

一、办学历史

本学位点于2013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,2014年正式招生,是西南地区首批越南语学术型硕士培养学位点。依托888集团网站入口重点学科-外国语言文学学科,形成“语言文学-中越文化对比-翻译理论与实践”三大研究方向体系,服务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中国与东盟合作及陆海新通道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。

二、培养目标

(一)培养硕士研究生热爱祖国,热爱人民,遵纪守法的优良品德;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,学习相关理论知识,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。

(二)掌握较扎实的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,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学术新动态,掌握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,了解并遵守学术研究的一般规范,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,能够胜任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及教学工作。

(三)熟练掌握本专业语言,具备在较高层次上运用该语言的能力。至少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,并能够阅读一定难度的外文文献。

三、培养模式

本专业修读年限一般为三年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,须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提出申请,每次申请延长学习时间不超过1年,总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。

四、研究方向与培养特色

本学位点立足学科前沿与社会需求,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三大研究方向体系:一是越南语语言学理论研究,深入探究越南语言本体的结构特征与演变规律;二是中越文化比较研究,系统考察两国文化传统的异同与互动;三是汉越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,着力推动翻译学科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。这些研究方向有机融合,形成了覆盖语言、文化、国情及翻译等多维度的综合研究格局。

依托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深厚积淀,本专业在越南语语言研究、文学文化研究、翻译理论研究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底蕴。同时依托重庆战略研究院东南亚研究所的科研平台,本专业成功构建了语言学、文学研究与区域国别研究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,为培养复合型越南语研究型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学科支撑。

五、师资力量

亚非语言文学越南语方向硕士点现有导师2人,授课教师7人(含越南籍教师2人),全部具有海外留学或行业实践经历。定期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到校举办专题学术讲座、开展集中授课、提供论文指导及组织学术工作坊等。

六、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

本学位点注重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。在科研方面,以越南语语言学、中越文化比较和翻译理论研究为基础,深入开展区域国别等应用性研究,教师团队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,包括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、出版专著、词典、教材9部,发表论文百余篇,获得国家、省部级教学科研奖10余项等。注重学生的学术和专业实践,定期开展小型主题研讨会,通过学术论文撰写、参加学术会议、申报科研创新项目等方式进行学术训练和实践,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成功申报校级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多项,发表论文十余篇。在社会实践方面,通过翻译工作坊、课程翻译实践项目等校内实践活动,以及与政府外事部门、涉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,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。研究生积极参与重大外事活动翻译、涉外法律服务等实务工作,服务人次达百余次,促进了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,以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输送既懂专业又能实干的高素质人才。